东湖高新区园中园
; 2001年9月,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是全国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唯一一个位处都市城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部和省、市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省科技厅和东湖高新区的直接领导下,在园区主体单位省农业厅、华中农大、省、市农科院、洪山区政府协同配合支持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整合四大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科技与人才优势、项目基础优势),探索三个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搭建四个平台(科技成果研发平台、企业孵化平台、示范推广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收到明显成效。到2008年底,已转化成果977项,入驻企业263家,2001年到2008年,园区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225.7亿元,实现利润18.45亿元,有机食品、蜂制品、生物农药、种子及蔬菜等产品出口创汇26750万美元。
一、园区定位与发展目标
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
核心区位于武汉市南湖之滨,东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武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6.18平方公里,涵盖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植保总站、土肥总站、种子管理站、武汉市农科院等代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水准的农业产、学、研、推机构。示范区与辐射区建立在武汉市周边及湖北省相关市(区)、县。
核心区范围内有46个研究所、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部级检测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87个硕士点、54个博士点;加上毗邻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病毒所、植物所,以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已经具备的和潜在的科技研发实力优势明显。园区云集了绝大部分代表湖北乃至全国高水平的农业、生物方面的科技人才,教授级、副教授级高级科技人才1000多人,其中院士6人,国家级专家30多人,省级专家200多人。加上毗邻的大学、科研院所从事农业生物、生命科学研发的院士共有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万人,人才智力密集位于全国前列。
遵照科技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按照“高标准、全方位、现代化”的要求,园区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是:技术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培植、综合服务。发展十大产业:动植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畜禽水产、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农产品加工、地方名特优、农科贸市场、农业生态旅游。“十一五”发展目标:
1、建成华中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各类科技项目2000项,取得成果1000项,其中15项左右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2、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基地。建设20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引进孵化企业300家,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转化成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0项,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超100亿元;
3、建立完善15个示范推广基地。培训农民50万人次,带动100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基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4、建设湖北农业精品市场,包括农业信息与技术交易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名特优农产品博卖中心。
把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武汉、带动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探索体制创新,走市场化良性发展之路
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前身――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1997年由省农业厅倡议建立并管理。2000年7月28日,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在南湖农业园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理顺管理体制。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南湖农业园实行“三统一自”的管理模式,即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业主开发,将南湖农业园纳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管理,作为“区中园”规划和建设;享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实行“省市共建、业主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
2001年9月,农业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后,为把园区建设成真正适应市场机制的园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组建了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高农集团与园区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作为独立法人全权代表管委会对园区行使管理运作职权。由“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将园区的建设发展推向了市场之路。管理体制的市场化进一步带动了园区建设资金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几年来园区聚集了产业资本40多亿元(不含高农集团资本),95%以上都是民营资本和外资。
(二)创新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
只要政府给机构设置,不要行政编制;除了适当的项目经费补贴,没有财政经费划拨。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从“开发、孵化、投资、人才引进”四个方面以高效的协调服务,支撑园区健康发展,和谐运转。一是业主开发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引进财团、企业和民营资本,与园区主体单位合作,把资本与资源、成果链接起来,实行业主开发。二是企业孵化机制。2002年,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建设2.5万平方米的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2004-2007年,华农大科技园孵化器、创业中心二期工程都是以这种模式投资建设。目前,园区投入使用的孵化器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三是投资融资机制。除政府投入外,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既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资,又承担园区“投资引导、企业孵化、产业推进”的重任,引导各方面资本投入园区建设。与此同时,疏通银企合作渠道,积极招商引资。四是人才引进机制。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充分利用国家级东湖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到农业园投资创业。
三、环境创新与政策支撑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硬环境。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珞狮南路与南湖南路是园区的交通主干道,按照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这两条路的建设在2005年启动。为加快园区建设,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多次召开园区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规划、土地、交通、城建等部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于2002年提前开工,东湖高新区先后投、融资近5亿元,2003年建成通车,并配套建设水、电、通信与环保设施,极大地扩大了园区的开放度,提升了园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技术辐射的能力。(二)充分发挥政策和服务优势,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园区在工商注册、规划建设、税收、招商引资、人才和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企业上市、环境保护、生物产业发展等方面均享受东湖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园区企业和单位享受的政策包括:
1、国家级高新区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的各项优惠政策;
2、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3、东湖高新区关于鼓励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东湖高新区2008年174号文)。
省、市科技厅局等部门不仅加大对农业园区的支持,还把园区的建设发展作为全省星火富民工程的重点,在科技项目上对园区的企事业单位重点支持。新华扬公司的“饲用生物酶制剂产业化开发”、武大绿洲“菜青虫病毒新型生物农药产业化项目”、中博生化“猪重大疫病疫苗产业化开发项目”列为湖北省科技厅“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
通过引入律师、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融资公司、管理顾问公司、产权交易所、专利代办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促进园区企业的产品出口,园区办与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相互配合促进园区企业农产品出口的协议》,搭建了快捷服务平台。
(三)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国内交流。
一是通过建立园区网站,将园区六个主体单位、主要企业及十三个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及产品、科研状况,及时在网上发布和更新。
二是积极组织推介对接活动。先后为英山、洪湖示范基地、内蒙古科佐中旗、杨凌高新区举办项目对接、招商引资洽谈会,不仅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参与,还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和协议。
三是积极组织参与主办主题论坛。先后6次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举办了各类农业专题论坛。2007年3月,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承办了第12届世界油菜大会,并特邀我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前来园区作了“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主题报告。2008年10月,协办了第11届国际柑橘学大会。
四是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1年至今,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连续七届组织园区200多家次企业300多个产品参加杨陵农高会,宣传展示了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就、科技成果,受到与会者瞩目。扬子江蜂业、种子集团、科绿公司、新华扬、易生生物、湖北神丹等二十多家企业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省种子集团去年出口种子4000吨,创汇800万美元。园区企业还与美国、瑞士、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十多家研究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如先正达、诺华、明治、陶氏、拜耳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四、科技创新与企业孵化
(一)突出科技创新,蓄积园区可持续发展原动力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园区原有大院大所和入园企业两个积极性,武汉园区已成为华中地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2001年以来,园区科研单位、企业共争取各类科技项目5283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035项,共获得各级科技项目、条件建设资金资助16.6亿多元,共获鉴定成果489项,审定新品种288个,申请专利523项,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315项。
1、大院大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园区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政府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华农大科技园内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工程中心等九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及省农科院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市农科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生蔬菜分中心、长江流域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相继建成。
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傅廷栋院士发现的“新型油菜不育系
一、园区定位与发展目标
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
核心区位于武汉市南湖之滨,东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武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6.18平方公里,涵盖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植保总站、土肥总站、种子管理站、武汉市农科院等代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水准的农业产、学、研、推机构。示范区与辐射区建立在武汉市周边及湖北省相关市(区)、县。
核心区范围内有46个研究所、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部级检测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87个硕士点、54个博士点;加上毗邻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病毒所、植物所,以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已经具备的和潜在的科技研发实力优势明显。园区云集了绝大部分代表湖北乃至全国高水平的农业、生物方面的科技人才,教授级、副教授级高级科技人才1000多人,其中院士6人,国家级专家30多人,省级专家200多人。加上毗邻的大学、科研院所从事农业生物、生命科学研发的院士共有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万人,人才智力密集位于全国前列。
遵照科技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按照“高标准、全方位、现代化”的要求,园区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是:技术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培植、综合服务。发展十大产业:动植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畜禽水产、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农产品加工、地方名特优、农科贸市场、农业生态旅游。“十一五”发展目标:
1、建成华中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各类科技项目2000项,取得成果1000项,其中15项左右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2、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基地。建设20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引进孵化企业300家,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转化成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0项,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超100亿元;
3、建立完善15个示范推广基地。培训农民50万人次,带动100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基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4、建设湖北农业精品市场,包括农业信息与技术交易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名特优农产品博卖中心。
把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武汉、带动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探索体制创新,走市场化良性发展之路
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前身――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1997年由省农业厅倡议建立并管理。2000年7月28日,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在南湖农业园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理顺管理体制。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南湖农业园实行“三统一自”的管理模式,即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业主开发,将南湖农业园纳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管理,作为“区中园”规划和建设;享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实行“省市共建、业主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
2001年9月,农业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后,为把园区建设成真正适应市场机制的园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组建了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高农集团与园区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作为独立法人全权代表管委会对园区行使管理运作职权。由“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将园区的建设发展推向了市场之路。管理体制的市场化进一步带动了园区建设资金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几年来园区聚集了产业资本40多亿元(不含高农集团资本),95%以上都是民营资本和外资。
(二)创新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
只要政府给机构设置,不要行政编制;除了适当的项目经费补贴,没有财政经费划拨。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从“开发、孵化、投资、人才引进”四个方面以高效的协调服务,支撑园区健康发展,和谐运转。一是业主开发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引进财团、企业和民营资本,与园区主体单位合作,把资本与资源、成果链接起来,实行业主开发。二是企业孵化机制。2002年,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建设2.5万平方米的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2004-2007年,华农大科技园孵化器、创业中心二期工程都是以这种模式投资建设。目前,园区投入使用的孵化器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三是投资融资机制。除政府投入外,武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既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资,又承担园区“投资引导、企业孵化、产业推进”的重任,引导各方面资本投入园区建设。与此同时,疏通银企合作渠道,积极招商引资。四是人才引进机制。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充分利用国家级东湖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到农业园投资创业。
三、环境创新与政策支撑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硬环境。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珞狮南路与南湖南路是园区的交通主干道,按照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这两条路的建设在2005年启动。为加快园区建设,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多次召开园区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规划、土地、交通、城建等部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于2002年提前开工,东湖高新区先后投、融资近5亿元,2003年建成通车,并配套建设水、电、通信与环保设施,极大地扩大了园区的开放度,提升了园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技术辐射的能力。(二)充分发挥政策和服务优势,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园区在工商注册、规划建设、税收、招商引资、人才和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企业上市、环境保护、生物产业发展等方面均享受东湖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园区企业和单位享受的政策包括:
1、国家级高新区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的各项优惠政策;
2、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3、东湖高新区关于鼓励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东湖高新区2008年174号文)。
省、市科技厅局等部门不仅加大对农业园区的支持,还把园区的建设发展作为全省星火富民工程的重点,在科技项目上对园区的企事业单位重点支持。新华扬公司的“饲用生物酶制剂产业化开发”、武大绿洲“菜青虫病毒新型生物农药产业化项目”、中博生化“猪重大疫病疫苗产业化开发项目”列为湖北省科技厅“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
通过引入律师、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融资公司、管理顾问公司、产权交易所、专利代办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促进园区企业的产品出口,园区办与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相互配合促进园区企业农产品出口的协议》,搭建了快捷服务平台。
(三)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国内交流。
一是通过建立园区网站,将园区六个主体单位、主要企业及十三个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及产品、科研状况,及时在网上发布和更新。
二是积极组织推介对接活动。先后为英山、洪湖示范基地、内蒙古科佐中旗、杨凌高新区举办项目对接、招商引资洽谈会,不仅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参与,还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和协议。
三是积极组织参与主办主题论坛。先后6次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举办了各类农业专题论坛。2007年3月,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承办了第12届世界油菜大会,并特邀我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前来园区作了“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主题报告。2008年10月,协办了第11届国际柑橘学大会。
四是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1年至今,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连续七届组织园区200多家次企业300多个产品参加杨陵农高会,宣传展示了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就、科技成果,受到与会者瞩目。扬子江蜂业、种子集团、科绿公司、新华扬、易生生物、湖北神丹等二十多家企业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省种子集团去年出口种子4000吨,创汇800万美元。园区企业还与美国、瑞士、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十多家研究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如先正达、诺华、明治、陶氏、拜耳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四、科技创新与企业孵化
(一)突出科技创新,蓄积园区可持续发展原动力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园区原有大院大所和入园企业两个积极性,武汉园区已成为华中地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2001年以来,园区科研单位、企业共争取各类科技项目5283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035项,共获得各级科技项目、条件建设资金资助16.6亿多元,共获鉴定成果489项,审定新品种288个,申请专利523项,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315项。
1、大院大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园区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政府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华农大科技园内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工程中心等九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及省农科院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市农科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生蔬菜分中心、长江流域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相继建成。
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傅廷栋院士发现的“新型油菜不育系